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病原菌与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7年7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1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根据痰培养结果分为单纯G+菌组、单纯G-菌组及细菌+真菌组.单纯G+菌组患者24 例,男11 例,女13例,年龄(49. 87 ± 7. 59)岁,年龄范围为39~65岁;单纯G-菌组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49. 18 ± 8. 77)岁,年龄范围为37 ~66 岁;细菌 +真菌组患者35 例,男19 例,女16 例,年龄(50. 97 ± 6. 53)岁,年龄范围为34~67岁,比较三组患者痰培养阳性结果前最近一次的血常规、生化、凝血六项及降钙素原.并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撤离呼吸机成功率的差异.结果 单纯G+菌组的血小板[(171. 75 ± 51. 28) ×109 个/L]高于单纯G-菌组[(121. 40 ± 44. 78) × 109 个/L]及细菌+真菌组[(102. 51 ± 36. 42) ×109 个/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单纯G-菌组与细菌+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单纯G+菌组与单纯G-菌组白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细菌+真菌组的白蛋白[(25. 42 ± 2. 10)g/L]低于单纯G+菌组[(27. 62 ± 1. 88)g/L]及单纯G-菌组[(26. 78 ± 2. 19)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单纯G+菌组与单纯 G-菌组的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 + 真菌组的二聚体[(11. 94 ± 5. 79)mg/L]高于单纯G+菌组[(7. 08 ± 3. 21)mg/L]及单纯G-菌组[(9. 09 ± 3. 9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单纯G+菌组及单纯G-菌组的降钙素原高于细菌+真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细菌+真菌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30. 42 ± 5. 53)d]显著高于单纯G+菌组[(26. 66 ± 4. 97)d]及单纯G-菌组[(21. 40 ± 4. 72)d],且单纯G+菌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也高于单纯G-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单纯G+菌组,单纯G-菌组及细菌+真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 05).结论 呼吸机相关肺炎真菌感染过程伴随着血小板减少及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真菌感染可以使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延长.因此,在控制细菌感染的同时避免真菌的二重感染在临床上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