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辐射防护       
摘要:
介绍了某铀浓缩厂含铀放射性废物管理现状及放射性废物最小化方面的应用实践.放射性废物分类收集,集中处置,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体积及产生量是基本要求.采用5%的Na2CO3和30% H2O2混合液以及清水对放射性污染管道、阀门等进行清洗,使α表面污染≤0.4 Bq/cm2,清洗液厂内循环利用.通过除锈清洗液再利用、水压试验水再利用及容器清洗工艺优化改进等措施,单台容器平均废液产生量减少35%左右,从源头上控制了含铀废液的产生量.小容器处理工艺由湿法改为干法,废水产生量减少了90%;大容器清洗过程中,除锈液可重复利用5次,可使得除锈废液的产生量减少80%左右.提高吸附尾液循环利用比,减少了废水的产生量.采用钙盐联合沉淀法处理废水,废渣年产生量平均减少20%,废水处理合格率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实现含铀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几点思路,并提出相关措施.
推荐文章
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及最小化
放射性废物
安全管理
最小化
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研究进展
放射性废物
最小化
源项
循环利用
优化管理
某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最小化实践
放射性固体废物
最小化
产生量
废物管理
田湾核电站放射性固体废物管理与最小化实践
放射性固体废物
最小化
核电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铀浓缩厂放射性废物管理与最小化实践
来源期刊 辐射防护 学科
关键词 铀浓缩厂 放射性废物 废物最小化 清洁解控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放射性废物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91|TL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建华 南华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75 276 9.0 12.0
3 张晓文 南华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51 239 9.0 13.0
4 杨蓉 南华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22 82 5.0 8.0
5 张德 南华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12 20 2.0 4.0
8 杜仁铠 南华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铀浓缩厂
放射性废物
废物最小化
清洁解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辐射防护
双月刊
1000-8187
14-1143/TL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9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