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会改变湖泊水位状态,明确不同水位条件下湖泊沉积物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了解内陆水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干旱区典型盐湖沉积物有机碳矿化速率对水位变化的响应,以巴里坤湖干涸湖底原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究了0 (T1)、-9 (T2)、-23 (T3)、-34(T4)和-45 cm(T5)水位处理对沉积物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和T3处理有机碳矿化速率在试验初期较高(0~10d),10 d后缓慢下降,T4和T5处理有机碳矿化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T1(1.718 μmol/(m2 ·s))与T3(1.784 μmol/(m2 ·s))处理有机碳矿化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T1处理有机碳矿化速率是T2、T4和T5处理的1.09、3.31和3.57倍,不同处理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表现为T3>T1 >T2>T4>T5.有机碳累积矿化量(Ci)占沉积物有机碳(C0)的比例(Ct/Co)介于0.012~0.044之间,沉积物有机碳潜在排放量(Ci)占Co的比例(Ci/Co)介于0.018~0.045之间;水位降低,沉积物有机碳矿化常数(k值)减小,T1处理k值最大(0.137 d),T4处理最小(0.032 d).线性方程Cr=0.008x+0.488能较好地模拟有机碳矿化速率(Cr)与水位(x)的关系;不同水位处理有机碳矿化速率与模拟柱中沉积物5 cm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T4、T5处理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系数(Q1o)显著高于T1、T2和T3处理,即水位降低增加了巴里坤湖干涸湖底沉积物Q10.因此,就巴里坤湖干涸湖底沉积物而言,水位从0 cm降至-45 cm时有机碳矿化速率降低,Q10增加;反之水位上升则会促进有机碳矿化分解,Q1o降低.水位持续下降抑制有机碳矿化可能是维持干旱区盐湖沉积物碳库稳定的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艾比湖干涸湖底盐漠土壤环境特征分析
干涸湖底
盐漠土壤环境
时空变异特征
温度对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温度
冻融
矿化
有机碳
湿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位变化对干涸湖底沉积物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来源期刊 湖泊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干旱区盐湖 水位梯度 碳排放 湖底沉积物 温度敏感系数 巴里坤湖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1-89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90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8307/2019.03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宏涛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173 1450 20.0 28.0
3 孙涛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23 246 8.0 15.0
4 张凯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26 120 6.0 10.0
6 李典鹏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16 74 4.0 8.0
7 姚美思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5 10 3.0 3.0
8 刘隋赟昊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9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9)
共引文献  (428)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旱区盐湖
水位梯度
碳排放
湖底沉积物
温度敏感系数
巴里坤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泊科学
双月刊
1003-5427
32-1331/P
小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28-201
191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