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颗粒物浓度在线监测常采用光散射法,但该法受排放烟气的相对湿度、水滴和汽雾等影响.为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以HJ836—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参照标准,通过实验找出了光散射法测量误差与相对湿度的关系;为降低待测烟气相对温度及水滴和汽雾,对旋流加热器和直管加热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55% 时,颗粒物浓度的测量误差可忽略不计;在相同功耗条件下,旋流加热器的加热效率比直管加热器的加热效率高30%;为满足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要求,提高颗粒物在线监测的可靠性,烟气预处理采用旋流加热时的温度不应低于120℃.
推荐文章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颗粒物测试方法研究
火力发电厂
锅炉
烟尘
颗粒物
超低排放
测试方法
烟气颗粒物浓度测量中的加热除湿装置研究
烟气检测
颗粒物
光散射法
烟气预处理
加热除湿装置
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及运用研究
燃煤烟气
烟气污染
技术应用
燃煤电厂多种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超低排放分析
燃煤电厂
烟气污染物
一体化脱除
超低排放
低低温电除尘
湿式电除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颗粒物在线监测烟气除湿技术
来源期刊 中国电力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颗粒物检测 烟气除湿 旋流加热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节能与环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13
字数 34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90705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磊 8 49 4.0 7.0
2 李德文 18 47 4.0 6.0
3 焦敏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颗粒物检测
烟气除湿
旋流加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电力
月刊
1004-9649
11-3265/TM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北区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区B315
2-427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92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