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方法,研究富营养化条件下重金属污染对旱柳的生长特性、生理指标以及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50 μmol/L铜(Cu)处理会显著抑制旱柳生长并引起相应的生理活动,表现为干重、相对生长速率(RGR)、耐性指数(TI)及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且50μmol/L Cu对旱柳的毒害远大于50 μmol/L锌(Zn).随着氮(N)、磷(P)浓度提高,旱柳生物量提高,MDA含量和POD活性降低,重金属对旱柳的毒害得到缓解.Cu和Zn主要富集在旱柳根部(插条新生根,下同),但随着N、P浓度的提高,旱柳根部富集Cu和Zn的量显著减少.Cu会增加旱柳根部对Zn的富集,显著降低Zn的转运系数,抑制Zn向新生枝条转运.3种N、P组合(N0+ P0、N1.5+ P0.18和N15 +P1.8,下同)下,与Zn50处理相比,Zn50+Cu50处理下Zn转运系数分别显著降低了62.8%、57.0%和77.9% (P< 0.05);Zn会减少旱柳根部对Cu的富集,显著提高Cu的转运系数,促使Cu向新生枝条部转运.3种N、P组合下,与添加Cu50的处理相比,Zn50+ Cu50处理下Cu的转运系数分别显著提高了26.0%、62.9%和42.9%(P<0.05).N、P浓度的提高会促使Zn向新生枝条部转运,与N0+ P0+ Zn50相比,N1.5+ P0.18+ Zn50和N15+ P1.8+ Zn50处理下Zn的转运系数分别显著提高了45.6%和247.3% (P< 0.05),而对Cu的转运无显著影响.综上,旱柳插条对Cu和Zn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N、P浓度的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对旱柳的毒害,减少新生根对Cu和Zn的富集并促使Zn向新生枝条转运.
推荐文章
重度富营养化水培条件下烟草的生长特性及其净化效果的研究
重度富营养化水
烟草水培
生长特性
净化效果
水培条件下几种观赏植物对铅的富集特征
观赏植物
植物提取
水培
蜜环菌对锌的耐性和富集特性
蜜环菌
子实体
菌丝体
菌索
抗氧化酶
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对铜的富集特征研究
李氏禾
植物修复
富集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营养条件下水培旱柳对锌和铜的富集特性
来源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水培 旱柳 重金属 富营养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重金属污染及生物修复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1-50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18.1204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4)
共引文献  (124)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培
旱柳
重金属
富营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6-687X
51-1482/Q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
62-15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96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