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研究采伐强度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体系建立提供意见,并对今后阔叶红松林经营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以吉林蛟河林业实验管理局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采伐强度为0(对照CK)、15%(弱度采伐LT)、35%(中度采伐MT)、50%(强度采伐HT)的4块样地.采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标准,选择森林群落结构、森林蓄积量、树种结构、森林自然度、植被总覆盖度、林分平均高、枯枝落叶厚度、郁闭度8个因子作为森林生态功能的评价因子,对比了不同强度采伐样地在采伐前、采伐后和采伐4年后生态功能的差异.[结果](1)采伐前,各样地生态功能指数均为0.83,采伐后,不同强度采伐样地生态功能指数出现显著差异,未采伐(0.83)>弱度采伐(0.71)>中度采伐(0.67)>强度采伐(0.53).4年后,各采伐样地生态功能指数差异逐渐减小,其中弱度采伐样地的生态功能指数恢复到采伐前状态(0.83),中度采伐样地和强度采伐样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态功能指数分别为0.77和0.61.(2)林分蓄积年均增长率随着采伐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采伐对阔叶红松混交林优势种的生长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而对林分树高的生长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低强度采伐后,森林生态功能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并表现出更好的生长潜力,提高了人类对木材资源的利用,使森林综合效益得到改善;而大强度的采伐会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生态系统功能,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综合考虑,采伐强度在15% 比较合理,建议不超过35%.
推荐文章
采伐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
阔叶红松林
采伐
碳密度
长白山
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样地种-面积关系
种-面积关系
拟合优度
取样方法
取样尺度
采伐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乔木竞争关系的影响
采伐
竞争强度
阔叶红松林
种间竞争
种内竞争
局域生态过程对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群落相似度的影响
群落相似度
零模型
大样地
群落构建
生境异质性
空间隔离
t检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伐对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生态功能的短期影响
来源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抚育采伐 生态评价 阔叶红松林 生态功能指数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林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9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71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2/j.1000-1522.201804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43 1857 25.0 35.0
2 张春雨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4 1277 21.0 33.0
3 李明鲁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1 1.0 1.0
4 吴兆飞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2 1.0 1.0
5 邱华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2)
共引文献  (1048)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2(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3(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3(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抚育采伐
生态评价
阔叶红松林
生态功能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522
11-1932/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1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06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