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公共艺术活动从社区到艺术馆的场所转换为例,追踪转换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和展示性特征,并探讨公共艺术进入艺术殿堂后,其展览形式和社会价值所发生的变化,这也促进了传统艺术殿堂空间的更新和转型.
推荐文章
在软件开发中如何克服最后一公里现象
软件开发
最后一公里
工作流
集成体
业务流程
让“互联网+”窑炉流行起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互联网+
微信
窑炉
最后一公里
中鹏云控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研究
移动互联网背景
电商物流
最后一公里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研究
大数据分析
农村电商物流
配送问题
自动提货仪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社区空间到艺术殿堂:基于“最后一公里”公共艺术活动场所转换的思考
来源期刊 公共艺术 学科
关键词 社区空间 艺术殿堂 “最后一公里”公共艺术 场所转换 在地性 展示性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5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雪松 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 2 0 0.0 0.0
2 赵璐琦 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区空间
艺术殿堂
“最后一公里”公共艺术
场所转换
在地性
展示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公共艺术
双月刊
1674-7038
31-2033/J
大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593号2号楼211室
4-870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