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航天器工程       
摘要: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会受在轨环境影响而产生热变形,进而影响载荷的对地指向精度,由于空间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热变形的非线性,在轨的热变形难以量化.文章研究了应用真实在轨遥测数据分析卫星星体热变形的规律,将热变形视作日周期项与年周期项的组合,建立了傅里叶级数形式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提出了星体热变形参数的估计方法.对两颗卫星的星体热变形进行了估计和补偿仿真,参数估计结果一致性好,表明了建模的合理性与补偿的可行性.热变形日周期项得到了很好的补偿,其峰峰值降低了80%,年周期项的峰峰值部分降低达80%,但整体上不如日周期项.
推荐文章
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结构热变形分析
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热变形
蜂窝板
热膨胀系数
热载荷
有限元模型
在轨地球同步卫星地球敏感器干扰及指向计算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地球敏感器
太阳干扰
月球干扰
天线指向
倾斜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演化分析
倾斜地球同步卫星
轨道
演化
地球低轨道卫星天线在轨热致振动分析
振动与波
卫星
可展开天线
热分析
热致振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遥测数据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热变形分析
来源期刊 航天器工程 学科
关键词 热变形 星敏感器 指向精度 误差补偿 在轨数据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8
页数 8页 分类号 V44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748.2019.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裴胜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13 83 3.0 9.0
2 李新刚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5 50 3.0 5.0
3 吕红剑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4 2 1.0 1.0
4 王海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变形
星敏感器
指向精度
误差补偿
在轨数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天器工程
双月刊
1673-8748
11-5574/V
16开
199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9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8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