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基于“新乡土主义”理论的指导,提出新乡土建造的这一时代命题,通过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法的精准实施,使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从全面衰败走向活力再生.文章指出“新乡土主义”规划理论源于既有的乡土,根植于地方文化和社会发展,反映着建造传统工艺特色和现代技术的融合,承载着当代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新乡土建造”是在“新乡土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范式,是落实“三位一体”“三适原则”“三个层次”和“三式规划”的具体行动;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努力下,通过乡村规划设计、建造实施、运作管理、人才培训等实践,推动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结合浙江省黄岩区宁溪镇乌岩头古村的新乡土建造实践,阐述了系统思考乌岩古村的未来功能定位,整体把握其空间结构价值,并精准定位关键空间“穴位”推进实施等技术要点.新乡土建造离不开地方政府务实、创新的工作机制保障,需要统筹好传统文化要素与当代宜居性、科技创新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得传统村落的现代化过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大成就.
推荐文章
建筑语言对场所精神的诠释--以中国新乡土建筑为例
场所精神
现象学
建筑语言
新乡土建筑
论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
本土化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形态类型
空间句法
形态特征
传统村落
桂林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乡土建造一个浙江黄岩传统村落的空间蝶变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新乡土主义 新乡土建造 乡村聚落 传统村落 空间布局 乡村振兴 双创 乌岩头村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师介入的乡村发展多元路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982.29(255)|TU26
字数 101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贵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62 832 16.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乡土主义
新乡土建造
乡村聚落
传统村落
空间布局
乡村振兴
双创
乌岩头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