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垂体腺瘤的磁共振影像组学分析,对空细胞腺瘤及其他垂体腺瘤进行术前鉴别,进而为术前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82名垂体腺瘤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有MR平扫及增强图像以及术后免疫组化结果.对T1WI、T2WI平扫及T1WI增强序列的冠状位扫描图像进行手动分割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每个序列图像分别提取1029个特征值),运用方差选择法、方差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筛选出相对有效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逻辑回归构建预测模型,预测表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分析T1WI、T2WI及T1WI增强图像及图像组合在垂体免疫功能状态的预测能力,比较不同序列及组合对于垂体免疫学功能状态的优劣.结果 训练集中,基于T1WI&T2WI序列图像的组合最终提取出13个有效的特征值,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0,95%置信区间(95%CI)为0.74~0.85,准确率为0.70.模型的预测效能在验证集中得到了检验,AUC值为0.70,95%CI为0.55~0.84,准确率为0.68.T1WI&T2WI&CE-T1WI序列组合几乎得到相同的结果.上述两组序列组合的模型效能比单个序列的模型预测效能更高.结论 对影像组学为术前评估垂体腺瘤免疫组化结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为垂体空细胞腺瘤或其他类型垂体腺瘤的术前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病理特点初探
垂体腺瘤
侵袭性
侵袭性垂体腺瘤
Ki-67
Knosp分级
垂体腺瘤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垂体腺瘤
细胞
体外培养
应用研究
垂体腺瘤中PTTG、VEGF 表达水平与其恶性侵袭程度的相关分析
侵袭性垂体腺瘤
垂体瘤转化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垂体腺瘤的MRI影像特征
垂体肿瘤
腺瘤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MR的垂体空细胞腺瘤与其他垂体腺瘤鉴别的影像组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设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空细胞腺瘤 免疫组化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智能精准影像学初步研究(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5.3
字数 39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19.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景鑫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 45 88 5.0 7.0
2 孙旭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线科 27 160 7.0 12.0
3 隋赫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 6 5 2.0 2.0
4 李雪佳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 5 1 1.0 1.0
5 莫展豪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垂体腺瘤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空细胞腺瘤
免疫组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设备
月刊
1674-1633
11-5655/R
大16开
北京市顺义区竺园路12号天竺综合保税区泰达科技园7号楼
82-55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56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570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