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SODA再分析资料和AVISO观测资料研究了斯里兰卡穹顶区(SLD)的迁移和消散机制.斯里兰卡穹顶区是孟加拉湾西南部的一个气旋涡旋,主要出现在西南季风(5—9月)期间,与西南季风海流侵入孟加拉湾同时存在.正风应力旋度引起的Ekman抽吸是形成SLD的主要原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LD区域的风应力旋度与Ekman抽吸存在较强的正相关(r2=0.93,p>0.5).此外,结果表明SLD在发展过程中的移动主要受正风应力旋度移动的影响,SLD的消减与该正风应力旋度减弱和西传的暖Rossby波有关,而冷Rossby波的传播有益于SLD的发展.在SLD消减时期,孟加拉湾涡旋(BBD)独立发展并进一步与SLD融合,回归分析发现BBD区域的Ekman抽吸与当地风应力旋度的关系密切(r2=0.76,p>0.5),这表明了BBD在形成阶段由局地的风应力主导.9月之后,风应力旋度减弱,BBD和SLD开始了合并过程.动力方面,EKE分析显示SLD衰退的同时,BBD的EKE大幅增加;热力方面,10—11月时,由Ekman抽吸引起的SLD和BBD次表层冷水汇合,清晰地表明了二者之间的热动力学联系.
推荐文章
西南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制及演变机理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格局
西南地区
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演变及趋势
中国
天然气
价格
形成机制
改革
演变
趋势
网运分开
产业链
斯里兰卡冷涡及其成因分析
孟加拉湾
冷涡
季节变化
高度计
毕节试验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
时空演变过程
演变方式
演变方向
演变速率
毕节试验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斯里兰卡穹顶区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斯里兰卡穹顶区 风应力旋度 Ekman抽吸 Rossby波 孟加拉湾涡旋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20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4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8/j.cnki.jnuist.2019.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卫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269 9.0 15.0
2 K.B.S.S.J EKANAYAKA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斯里兰卡穹顶区
风应力旋度
Ekman抽吸
Rossby波
孟加拉湾涡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7070
32-1801/N
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84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