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旗叶为对照,比较研究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叶与非叶器官(穗、穗下节间、旗叶鞘)的光合生理以及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灌浆初期和中期,小麦穗下节间的叶绿素含量与旗叶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穗和旗叶鞘.灌浆后期,不同光合器官叶绿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穗下节间、旗叶鞘、旗叶和穗.灌浆初期时叶片的群体光合速率占对照总群体光合的48.5%~50.0%,穗为29.5%~33.2%,穗下节间为12.2%~12.6%.灌浆中期,叶片的群体光合占比下降至42.9%~45.7%,穗提高至32.1%~34.4%.非叶光合器官中的RuBPCase和PEPCK活性在整个灌浆期都高于旗叶,且灌浆中期时穗部的PEPCK活性较灌浆初期时升高,而其他光合器官的PEPCK活性降低.穗下节间的ΦPSⅡ显著大于旗叶,穗的Fv/Fm和ΦPsⅡ均低于旗叶.穗部和叶片是籽粒产量的主要贡献者,其中,叶片的贡献为42.41%~44.97%,穗为17.77%~47.36%.研究结果将为小麦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膜下滴灌水分亏缺下棉花开花后非叶绿色器官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棉花
非叶绿色器官
光合能力
相对贡献率
水分亏缺
花后遮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小麦
遮阴强度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剪叶遮光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及籽粒形态性状的影响
小麦
光合器官
产量相关性状
籽粒形态性状
作物非叶器官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作物
非叶器官
光合特性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非叶器官的光合特性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
来源期刊 植物生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小麦 非叶光合器官 光合特性 贡献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0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92/j.cnki.ppj.2018.04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令安 39 641 15.0 25.0
2 冯波 39 586 14.0 23.0
3 李升东 34 562 15.0 23.0
4 王法宏 93 1796 26.0 40.0
5 张宾 28 325 11.0 17.0
6 李华伟 11 45 4.0 6.0
7 王宗帅 7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6)
共引文献  (25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非叶光合器官
光合特性
贡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生理学报
月刊
2095-1108
31-2055/Q
大16开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
4-267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4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0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