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博物馆肇端于清末,在贫弱交加的社会背景中出现,所以一开始就有“广国民之新识”[1]、“开民智”[2]以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起步阶段的中国博物馆以“劝业型”与“教育型”为主,因而它们“更看重的是开放与直观的陈列展览传播教育功能,而非收藏特性。”[3]可以说,中国博物馆是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博物馆也确实发挥了宣传思想、改造社会的重要职能。
推荐文章
博物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博物馆
传承发展
传统文化
地位作用
博物馆巴渝巫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博物馆
巫文化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博物馆对传统文化的意义
[关健词]传统文化
文化产业
文创产品
网络科技
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的互动保护探究—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例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互动保护
新媒体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博物馆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来源期刊 博物馆研究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博物馆 保护和传承 传统文化 新中国成立 社会背景 教育功能 “开民智” 社会责任感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6
页数 5页 分类号 G26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斌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博物馆
保护和传承
传统文化
新中国成立
社会背景
教育功能
“开民智”
社会责任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博物馆研究
季刊
大16开
长春市净月区永顺路1666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4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39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