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分析伏邪致病特征、潜伏条件与中风发病的相似性,认为伏邪与中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基于伏邪理论阐述了中风的病位及病机关键,提出中风复发是因伏邪作祟,防治复中的关键在于脾胃;并提出从“脾虚痰瘀伏络”着手,干预心血管疾病链,发挥中医药重视预防、整体治疗的优势,从而提高防治中风的疗效.
推荐文章
基于伏邪理论探究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
伏邪理论
中医药
探讨伏邪作祟与婴幼儿霰粒肿发病的机理和特点
婴幼儿
霰粒肿
伏邪
理论探讨
从伏邪理论探讨肾病综合征发病及防治
伏邪
肾病综合征
扶正祛邪
未分化脊柱病发病与伏邪关系探讨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伏邪
湿热
痰瘀
理论探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中风发病学关键
来源期刊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伏邪 中风 发病学 防治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1/j.issn1003-8450.2019.03.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0)
共引文献  (98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伏邪
中风
发病学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8450
62-1214R
大16开
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54-7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