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道德经》第十章中,老子提出“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将心灵比喻成一面神秘的镜子,其本性是明亮干净的,但是却受到各种污染使其蒙尘,老子旨在揭示观道的就要去除心灵种种成见偏见的遮蔽和污染,回归心灵本身的空无澄净,这样才能映照万物,万物自身才能向心灵呈现出其本性,才能体悟到道本身。“涤除玄鉴”是悟道的方式,要求心灵要保持虚静,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还有其丰富的美学意义,老子对美的欣赏正如对道的观照,保持心灵的光明,在虚静的心境下,自由的观照中得到至美的体验的精神活动,这就是“涤除玄鉴”。而这样一种精神活动就具有审美的特点。
推荐文章
庄子“物化”论的美学意蕴
庄子
物化
物我
心斋
审美
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意蕴
陶瓷艺术
美学意蕴
艺术价值
探析故宫外檐门窗的美学意蕴
故宫
外檐门窗
美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涤除玄鉴”的美学意蕴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美学(下)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老子 涤除玄鉴 美学意蕴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B83-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左漪漪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老子
涤除玄鉴
美学意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