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司法实践中,对"入户抢劫"理解的不同造成了法律适用的差异,甚至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在认定"入户抢劫"时,要综合考量对"户"的界定、入户目的的"非法性"以及抢劫行为场所的特殊性.刑法意义上的"户"需具备"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特征,其中,"供他人家庭生活",既指具有血缘或者亲属关系居住者的住所,也应包括无家庭关系却有亲密感、归属感和家居性的居住者的住所.合租房、群组房、学生宿舍、商住两用房应结合上述两个特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认定是否构成刑法意义上的"户".构成"入户抢劫"需要入户的目的具有非法性,"入户"的非法性不局限于犯罪目的,只要是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等违背被害人意志的目的侵入他人住宅后实施抢劫的,均可认定为入户抢劫."入户抢劫"要求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但对"户"内这一要求,不能做过于机械的理解,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从户内延伸到户外,或者从户外延伸到户内,根据具体情形也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
推荐文章
试论我国刑法司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
司法解释
权限
司法机关
社区医生入户技巧(三)——入户中的禁忌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医生
入户
禁忌
民事抗诉制度历史沿革问题探讨
民事抗诉
历史沿革
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入户抢劫"中"户"的规范诠释及非法性问题研究 ——以"入户抢劫"的三次司法解释历史沿革为视角
来源期刊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入户抢劫 入户目的非法性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公安与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60
页数 9页 分类号 D631
字数 9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43/j.cnki.issn.2096-7039.2019.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菲菲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入户抢劫
入户目的非法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双月刊
2096-7039
31-2168/D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崇景路100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