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阐明杏香兔耳风绿原酸与芦丁含量的地理变异模式,确定其优良种源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全分布区9个地理杏香兔耳风种源绿原酸与芦丁含量特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 表明不同种源杏香兔耳风绿原酸含量变异幅度为0.148~1.178 mg/g,芦丁变异幅度为0.227~ 0.537 mg/g,不同种源间绿原酸与芦丁含量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P<0.05),种源间绿原酸与芦丁含量变异大于种源内,种源间表型分化系数分别为92.76%和95.73%;不同种源内植株间芦丁与绿原酸含量性状离散程度不同;绿原酸与芦丁含量与7月均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地理生态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聚类分析可将9个种源划分为2个类群,低变异低绿原酸与芦丁含量类群和高变异高绿原酸含量类群.湖南洞口、浙江宁波、江西分宜和江西芦溪种源为高绿原酸与芦丁含量种源,是开展优良种质选择和发展林下种植的理想地区.
推荐文章
HPLC法测定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绿原酸含量
杏香兔耳风
绿原酸
含量
HPLC
杏香兔耳风核型分析
杏香免耳风
染色体
核型
分析
HPLC法测定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绿原酸含量
杏香兔耳风
绿原酸
含量
HPLC
RP-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杏香兔耳风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
杏香兔耳风
高效液相色谱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梯度洗脱
绿原酸
芦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种源杏香兔耳风绿原酸与芦丁含量变异分析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杏香兔耳风 绿原酸 芦丁 种源 变异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3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67.23+9
字数 40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36/j.jjau.2019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炳响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23 272 8.0 16.0
2 冯慧 新余学院医学系 8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杏香兔耳风
绿原酸
芦丁
种源
变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