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后G20时期(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臭氧成为杭州夏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成为杭州冬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利用杭州市环境检测朝晖站和环境监测下沙站空气质量数据观测值分析5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臭氧形成潜力,并使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研发的第3代大气质量预估模型(WRF-CMAQ)对杭州市中心PM10的污染数值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后G20时期PM10和臭氧的最佳管控方案.结果显示:在后G20时期杭州市中心和城郊,芳香烃所占臭氧形成潜力比例最高,其次为烯烃和烷烃,最后为乙炔.在市区和城郊,乙烯、 间/对二甲苯、 甲苯、 丙烯和乙苯依次为生成臭氧最主要的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此管控这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臭氧质量浓度.2017年杭州市中心春夏秋冬四季的PM10中分别有50%,32%,48%和45%源于杭州市以外污染源的长距离跨地域传输.其中,春秋冬三季通过长距离传输来到杭州市区的PM10主要源于市区的北方,夏季则主要源于市区的西南方.2017年,杭州市区的交通源、 工业源、 生活源与农业源对本地排放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62.6%,27.8%,7.3%和2.3%.当杭州本地的工业源和交通源在2016年的基础上分别减排15%和5%时,杭州市中心的PM10年均质量浓度可低于70μg·m-3,达到二类区的标准.
推荐文章
烟花燃放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简介
烟花燃放
可吸入颗粒物
环境污染
户外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出生体重的影响
出生体重
空气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生态学研究
抚顺市空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解析
可吸入颗粒物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G20时期杭州市挥发性有机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形成潜力 大气质量预估模型 可吸入颗粒物 长距离传输 本地污染源贡献率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8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X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坤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87 356 11.0 17.0
2 申亚梅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35 101 6.0 8.0
3 郑慧君 2 2 1.0 1.0
4 丰睿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3 1.0 1.0
8 黄成臣 2 13 2.0 2.0
9 高寒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气污染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形成潜力
大气质量预估模型
可吸入颗粒物
长距离传输
本地污染源贡献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