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是神经外科患者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是公认的用于治疗sTBI的经典术式,但其远期疗效不令人满意.尼泊尔神经外科医师Iype Cherian结合颅底外科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创立了脑池造瘘术.本文主要阐述sTBI后继发性颅脑损伤(包括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脑池造瘘术治疗sTBI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认为大脑类淋巴系统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脑池造瘘术的核心机制为逆转脑脊液移位性脑水肿,引流脑组织受损时产生的多种神经毒性物质,从而很好地减轻脑水肿、控制ICP、改善临床预后.脑池造瘘术有望部分取代DC,但目前多为基础及小样本的临床研究,论证强度不足,未来还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加以支持和论证.
推荐文章
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进展
脑池造瘘术
重型颅脑损伤
脑脊液移位性水肿
去骨瓣减压术
脑室外引流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胃造瘘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
胃造瘘
颅脑损伤
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腰大池引流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脑池造瘘术及控制性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
脑池造瘘术
控制性引流
临床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机制及应用进展
来源期刊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池造瘘术 类淋巴系统 脑脊液移位性脑水肿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1.15
字数 3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64/j.cnki.ncdm.2019.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焱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17 39 4.0 5.0
2 方华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3 0 0.0 0.0
3 熊坤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3 0 0.0 0.0
4 袁饶饶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3 0 0.0 0.0
5 黄向群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 0 0.0 0.0
6 冷彪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型颅脑损伤
脑池造瘘术
类淋巴系统
脑脊液移位性脑水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4727
36-1323/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期刊社
44-12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