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1996-2015年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根据环流形势及位势高度空间距平场,将青藏高原近地层热低压分为初生阶段,成熟阶段及衰弱阶段,对不同时期热低压的动力、热力、水平、垂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初生阶段(5月)热低压范围小且独立性较差;成熟阶段(6-8月)热低压稳定而强盛,主要控制范围为(30°~ 36°N,77°~96°E);衰弱阶段(9月)低压区范围缩小并北抬.热低压高度可达500~450 hPa,其内部为正涡度、负散度区,受上升气流控制.热低压是暖干结构,越接近地面中心暖干特征越明显.初生阶段,偏西的上升气流较强,暖心结构随高度东倾;成熟阶段暖心最强可达4℃,暖心与低压区趋于重合,呈正压特征;至衰弱阶段,暖心结构再次东倾,热低压厚度降低.热低压控制范围内以冷平流为主,东侧存在暖平流.水汽辐合带位于热低压中心及其东侧.5月,高原感热加热作用为热低压建立提供良好条件;夏季,降水释放潜热加热高原上空大气,利于热低压发展得更为深厚,高原东部强的潜热加热使热低压范围向东延伸.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近地层通量特征的合成分析
青藏高原
近地层通量
合成分析
变化
青藏高原改则地区近地层湍流特征
青藏高原
近地层
湍流特征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气象要素日变化
通量-廓线关系
青藏高原
近地面层
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区划
青藏高原
上白垩统
地层区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近地层热低压结构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热低压 结构特征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4-66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443
字数 70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2018jms.007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3)
共引文献  (134)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热低压
结构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科学
双月刊
1009-0827
32-1243/P
16开
南京市昆仑路16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23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