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皮尔格冷轧TA18合金薄壁无缝管在去应力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与微织构随保温时间的变化规律.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管材冷轧态以及退火态横截面的微观组织进行重构,从而分析了TA18合金的再结晶行为;并用极图和取向分布函数(ODF)对比了不同条件下管材织构的差别.结果 表明:冷轧TA18管在500℃退火过程中,仍处于初次再结晶的形核阶段,组织中大量保留变形特征,极少出现再结晶晶粒.冷轧管中形成的沿横向(TD)倾斜的双峰基面织构,在随后保温过程中,其(0001)晶面织构类型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从ODF特定截面中却发现随保温时间延长的初次再结晶程度增加,还是导致了织构的细微变化,主要是{0001}纤维织构减弱,<1120>纤维织构增强.
推荐文章
AA6061铝合金冷轧过程中织构的演变与断裂机制
AA6061铝合金
织构演变
力学性能
断裂机制
Al-Zn-Mg-Cu系铝合金厚板冷轧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铝合金
冷轧
织构
电子背散射衍射
800MPa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及其织构演变
热镀锌双相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织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冷轧钛管在退火过程中的显微组织与织构演变
来源期刊 稀有金属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TA18合金 初次再结晶 织构 取向分布函数(ODF)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0-4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6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73/j.cnki.cjrm.XY1806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卫东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77 2407 23.0 41.0
2 罗登超 12 47 4.0 6.0
3 李辉 28 63 5.0 7.0
4 徐建伟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15 2.0 3.0
5 周大地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TA18合金
初次再结晶
织构
取向分布函数(ODF)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稀有金属
月刊
0258-7076
11-2111/TF
大16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82-16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