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利用miRNA-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在分子生物学层面拓展急性心肌梗死法医病理学诊断指标方法通过大鼠AMI动物模型,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急性心梗发生后血浆miRNA-1表达变化水平,并与免疫组化指标Connexin 43进行对比;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死亡早期miRNA-1变化趋势结果AMI发生30min,血浆miRNA-1含量开始升高,AMI发生lh、2h后,血浆中miRNA-1相对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对照组的3倍、5倍;而免疫组化指标Connexin 43在AMI发生30min后的表达部位发生改变,表达量升高;在死后稳定性方面,大鼠死亡0h、3h、6h、12h后,血浆miRNA-1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24h后,血浆miRNA-1明显升高,其平均值约为0h组的42倍(p<0.05).结论 在心梗发生早期,血浆miRNA-1含量特异性升高,并能在死亡早期保持稳定,有望作为法医病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辅助分子指标.
推荐文章
miRNA-1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肌细胞,心脏
细胞凋亡
微RNAs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大鼠
miRNA-1
miRNA-1 HSP70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研究
心肌梗死
急性病
HSP70热休克蛋白类
MiRNA-1
大鼠心肌梗死后血浆miR-214表达的变化
心肌梗死
微RNAs
心室重构
大鼠,Sprague-dawley
大鼠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基质重构及相关调节因子变化的研究
心肌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
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Wista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miRNA-1变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miRNA-1 死后稳定性 法医诊断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DF795.1
字数 34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18/j.issn.1001-5728.2019.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光龙 12 32 3.0 5.0
2 孙启凡 11 36 4.0 5.0
3 李洋 6 2 1.0 1.0
4 李振洲 2 0 0.0 0.0
5 朱恩军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miRNA-1
死后稳定性
法医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728
11-1721/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2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