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电力电子系统动态性能最基础的制约因素是变换器滞后.变换器存在1/2开关周期滞后(工程模型),并据此按工程设计方法计算电流内环调节器参数.变换器的频率特性说明:连续控制的变换器,例如晶闸管整流器(含交-交、LCI等变频器)和自然采样PWM变换器等,是一个无滞后的比例环节(无滞后模型).变换器无滞后的系统无法按工程设计方法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建议采用调节器差分设计方法,系统2个开关周期到稳态(2拍响应)且超调不大,抗扰动性能好,能消除三相交流电流控制系统的交叉耦合.仿真和变频调速样机的试验结果证实所提模型及设计方法可行.样机中采用FPGA实现电流环及PWM的准连续控制.
推荐文章
单周期控制PFC变换器电流相位滞后及其补偿
功率因数校正
单周期控制
基波相移
滞后相位补偿
基于U模型的Buck变换器控制器设计
功率变换器
NARMAX模型
U模型
极点配置控制
基于混杂自动机的准谐振变换器建模及分析
混杂自动机
准谐振变换器
Matlab/Simulink
PI调节器
采用电流矢量控制的电流型PWMAC/DC变换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研究
电流型变换器
PWM控制
非线性控制
电流矢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变换器无滞后模型及准连续控制电流调节器差分设计方法
来源期刊 电气传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滞后模型 差分设计方法 准连续电流控制 2拍响应 交叉耦合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
页数 9页 分类号 TM921
字数 63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457/j.1001-2095.dqcd1908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滞后模型
差分设计方法
准连续电流控制
2拍响应
交叉耦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气传动
月刊
1001-2095
12-1067/TP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174号
6-85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2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1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