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一些包膜病毒除通过游离病毒结合并侵入新的细胞(胞外传播)外,还可以通过细胞之间的紧密接触等途径,直接从感染细胞内侵入相邻非感染细胞(胞间传播).胞间传播的主要特征是传播效率高、有助于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监控等.因此,普遍认为病毒胞间传播是其在体内逃避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并建立慢性感染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对于病毒胞间传播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体内的重要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病毒胞间传播不同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推荐文章
植物病毒病传播与防治机制研究进展
植物病毒
传播
防治
机制
介体线虫传播植物病毒专化性的研究进展
介体线虫
植物病毒
传播专化性
半持久性病毒的介体传播机制研究进展
半持久性病毒
介体传播
外壳机制
辅助机制
HIV母婴传播机制研究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母婴传播
胎盘屏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病毒胞间传播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病毒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毒 胞间传播 胞外传播 紧密连接 神经突触 病毒突触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7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5/j.2095-0136.2018.005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庄辉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感染病中心 273 2534 26.0 43.0
2 张含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感染病中心 2 0 0.0 0.0
3 范华昊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感染病中心 1 0 0.0 0.0
4 罗光湘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感染病中心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7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毒
胞间传播
胞外传播
紧密连接
神经突触
病毒突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毒病杂志
季刊
2095-0136
11-596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82-310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