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大段骨缺损、设计游离腓骨瓣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骨显微修复外科应用3D打印技术设计腓骨瓣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3D打印骨缺损的长度、宽度及形状进行腓骨瓣的截骨设计.共收集到4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为股骨骨缺损,将腓骨瓣双折并截骨后游离移植;1例为内踝缺损,切取游离腓骨头,并进行截骨,重建内踝;1例为胫骨骨缺损,将游离腓骨瓣双折并截骨后游离移植.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患者术后1月、3月、6月、12月、18月X线片,观察骨愈合情况,并与对侧骨质比较,测量相对应骨节段的宽度,测量相关关节的活动度,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月时骨质未见明显愈合;术后3月时可见骨质部分愈合,可见植骨连接处有骨痂形成;术后6月时骨质均愈合,植骨连接处可见愈合良好;术后12个月时,骨质完全愈合,并可见腓骨皮质较前增粗,病人可负重行走.术后1个月时受区相邻关节活动度约为对侧的50%,术后3个月时受区相邻关节活动度约为对侧的70%,术后6月时受区相邻关节活动度约为对侧的80%,术后12个月时受区相邻关节活动度约为对侧的90%.结论:3D打印技术可以在术前指导腓骨瓣设计,使腓骨瓣的形状与骨缺损形状更为接近,更利于骨缺损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