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舞蹈,谈舞蹈,离不开时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真实的表达、知识的累积、感知力的提升、亚文化人群的关注和批判性精神的强调,舞蹈文化均参与其中.当下舞蹈知识分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传统的舞台表达正变得更为多元,讲述方式不断翻新,讲述材料也更为丰富多彩.在光怪陆离的同时,也存在一种混乱乃至是艰难的局面,这里有传统舞蹈与当代舞蹈的二元对立,有体制、市场、艺术三方无法缝合的尴尬,也有反映当下人们所感知、经历、想象的生活百态的开放和包容.所有这一切对传统的舞蹈结构、思维方式、叙事手法,甚至价值观念都提出了挑战.这其中就包括常常作为现实题材序列里必选材料之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难免不让人反思当代民族民间舞蹈应该如何生产与传播,甚至是追问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究竟是什么?如果不考虑时间概念的“当下”,也不考虑“当代”的价值判断,而是把“当下”看作一种“存在”的范畴,那么“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一词本身就具有多义性,很难用特定的风格或技巧来界定.同时,鉴于文化、传统和流派在所处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那它就有可能等同于任何时间、任何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和舞蹈实践的同义词.那么,关于当代民族民间舞蹈的概念,我们如何才能得出一个不仅是描述性,而且是关于“当代”的批判性概念?本文基于对当代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舞台创作和发展的理解,着重对其当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秉持的立场、形式手段的选择以及相关问题进行考察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