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研究了5个苎麻新品种(系)头麻原麻梢部、中部、根部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脂蜡质、木质素、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含量均为梢部最高,中部和根部差异无明显规律;纤维素含量除中苎4号外,其它均为中部含量最高.由于除纤维素外的化学成分均会影响纤维素的品质,因此在选择原麻纤维品质较高的部位时,应避开梢部,选择中部.同一部位不同品种间比较,水溶物和果胶含量最低的品种均为中苎3号,脂蜡质和半纤维素最低的为X2016-Ⅱ,木质素含量为中苎6号最低,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中苎3号,研究结果为苎麻纤维化学成分分析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为苎麻原麻分段研究及品种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苎麻化学成分的微波快速测定法研究
苎麻
化学成分
微波萃取
快速测定
连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连翘
化学成分
黄酮
苎麻化学成分微波快速测定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
微波法
苎麻化学成分
重复性限
再现性限
烤烟新品种(系)主要化学成分的因子分析
烤烟
主成分分析
主要化学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苎麻新品种(系)原麻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测定
来源期刊 中国麻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苎麻原麻 不同部位 化学成分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原料生产·生态环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63.1
字数 35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3532.2019.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和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91 692 15.0 22.0
2 喻春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59 478 12.0 19.0
3 陈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44 189 6.0 12.0
4 陈继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44 135 6.0 9.0
5 朱爱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53 490 12.0 21.0
6 高钢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17 29 3.0 5.0
7 陈坤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17 30 3.0 5.0
8 欧文静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苎麻原麻
不同部位
化学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麻业科学
双月刊
1671-3532
43-1467/S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咸嘉湖西路348号
42-28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