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外周循环阻力增加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血液微循环中的小动脉侧是阻力血管的主要组成部分,血液微循环功能障碍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高血压中,血液微循环功能的变化主要与微血管数量和微血管结构有关.内皮细胞凋亡,或继发于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释放不足导致的血管生成不足,可能造成微血管稀疏,微血管稀疏既作为高血压早期的危险因素出现,也随着高血压进程而加重;血压增加引起小动脉血管壁与官腔比(h/R)增加,可能会放大高血压刺激因素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并影响大动脉的结构改变.
推荐文章
刺五加对高血压微循环障碍治疗作用的研究
刺五加
高血压
微循环障碍
女性性功能障碍及其研究进展
女性性生理
性反应
女性性功能障碍
高血压前期青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
高血压前期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青年
“阳微阴弦”理论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指导意义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阳微阴弦
温阳
胸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血压血液微循环功能障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微循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液微循环 微血管稀疏 一氧化氮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8,74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44.1|R331.3+5
字数 54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740.2019.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璐含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卫生部微循环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血压
血液微循环
微血管稀疏
一氧化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循环学杂志
季刊
1005-1740
42-1321/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路9号
38-201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32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