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3例乳腺颗粒细胞瘤病例,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高碘酸雪夫反应(PAS反应)特殊染色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岁,年龄范围为39~56岁,临床上表现为单个质硬的无痛性或伴压痛肿块,肿块位于乳腺实质内.病理学大体改变主要为肿瘤质实或硬,边界清楚或浸润性,直径1.5~2.0 cm,平均1.7 cm,切面呈灰白至黄色.组织学表现为类圆形或多角形的大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呈实体巢状、簇状或索状排列,1例边界清,2例呈浸润性生长,细胞核小,位于中心或偏位.胞浆中含丰富溶酶体,胞浆呈粗颗粒状,内见S-100染色阳性的微细颗粒,PAS反应阳性(抗消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CD56、NSE、Vimentin均阳性,CK、SMA均呈阴性.所有患者目前均无恶变或转移.结论 GCT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乳腺中不常见,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肉眼观察等方面,均类似于乳腺癌.结合HE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做出正确诊断,术后密切随访.
推荐文章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肿瘤
颗粒细胞瘤
超声
病理
卵巢颗粒细胞瘤36例临床分析
卵巢肿瘤
颗粒细胞瘤
存活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
来源期刊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颗粒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PAS反应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7-2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1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6090.2019.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聪颖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17 38 4.0 5.0
2 陈昊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50 124 6.0 7.0
3 张昶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32 119 7.0 8.0
4 张功铭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3 5 1.0 2.0
5 刘新丽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4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颗粒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PAS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双月刊
1674-6090
11-5807/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0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