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了应用LNG冷能作为区域供冷冷源的系统流程.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计算分析了某LNG接收站在设计工况下的可利用冷量.针对供冷对象分别为办公建筑和有自然冷源供冷的数据中心,分析了10种不同输送距离下,该区域供冷系统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当输送距离在20 km以内时,应用LNG冷能的区域供冷系统比传统分布式电制冷系统更节能减排,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当输送距离为6 km时,用于办公建筑和有自然冷源供冷的数据中心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77年和0.43年;当输送距离为16 km时,用于办公建筑和有自然冷源供冷的数据中心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2.86年和3.15年.
推荐文章
LNG接收站冷能用于轻烃回收工艺
接收站
LNG
冷能利用
天然气
轻烃回收
轻烃分离
LNG接收站冷能综合利用分析
LNG接收站
冷能利用
冰雪世界
冷库
梯级利用
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冷能发电在LNG接收站的应用
LNG接收站
低温有机朗肯循环
冷能发电
Hysys软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某LNG接收站冷能用作区域供冷系统冷源探讨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关键词 LNG冷能 区域供冷系统 投资回收期 节能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气及其凝液的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4,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2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19.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晖 北京建筑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4 148 7.0 11.0
2 王锐 北京建筑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6 16 2.0 3.0
3 董冰艳 北京建筑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4 张皓兴 北京建筑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孙正阳 1 0 0.0 0.0
6 江苑菲 北京建筑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NG冷能
区域供冷系统
投资回收期
节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