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采用铸渗和热处理原位反应工艺相结合的方法,使铬板中的铬原子与灰口铸铁中的碳原子发生原位反应,制备出(Fe,Cr)7C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等检测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利用WS-2005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进行刻划实验,对(Fe,Cr)7C3致密陶瓷的磨损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所制备的(Fe,Cr)7C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主要物相组成为α-Fe,Cr和(Fe,Cr)7C3.其中靠近铬板的(Fe,Cr)7C3致密陶瓷层的厚度随保温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终随铬板的消失而消失.(Fe,Cr)7C3致密陶瓷的粒径在400~500 nm,颗粒结合紧密,晶粒呈多边形,晶界清晰规整.(Fe,Cr)7C3/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体系的主要失效形式为陶瓷层的断裂与剥落.
推荐文章
原位生成(Fe,Cr)7C3/Fe复合材料的组织与磨损性能
原位反应
(Fe,Cr)7C3
复合材料
相对耐磨性
反应熔覆原位自生高锰钢表面TiC-(Cr,Fe)7C3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反应熔覆
自蔓延高温合成
真空消失模铸造
原位自生TiC颗粒增强
(Cr, Fe)7C3
激光熔覆Cr3C2/Fe复合涂层的组织与磨损性能
激光熔覆
铁基合金
Cr3C2
组织
耐磨性
Fe-C-Cr-V-B系高铬堆焊合金的显微组织及耐磨性
堆焊
药芯焊丝
耐磨性
显微组织
弥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位生成(Fe,Cr)7C3致密陶瓷组织及磨损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铸造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原位反应 表面梯度复合材料 (Fe,Cr)7C3致密陶瓷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10/j.issn1000-8365.2019.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芳霞 1 0 0.0 0.0
2 王崇 1 0 0.0 0.0
3 许云华 1 0 0.0 0.0
4 何斌锋 1 0 0.0 0.0
5 付福兴 1 0 0.0 0.0
6 夏云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位反应
表面梯度复合材料
(Fe,Cr)7C3致密陶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铸造技术
月刊
1000-8365
61-1134/TG
大16开
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西安理工大学608信箱
52-6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86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40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