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与水氮配施的理论与技术,探讨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油菜秸秆堆腐还田和直接还田两种秸秆还田方式,裂区为淹水灌溉和控制性交替灌溉两种水分管理方式,裂裂区为4种施氮量,分析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模式下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主要生育时期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LAI)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互作效应显著;且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秸秆堆腐还田对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调控显著高于秸秆直接还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提高了4.71%~6.50%,群体干物质显著增加了9.22%~13.30%;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显著,有效穗数及每穗粒数分别提高了5.9%~9.8%和1.5%~5.2%,从而使产量提高了9.5%~13.4%.控制性交替灌溉相对于淹灌能保证足够的穗数,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减缓拔节至齐穗期叶面积衰减,加快结实期群体生长率,利于穗粒数及产量的提高;且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结论]从三因素间的互作效应来看,秸秆堆腐还田处理下,控制性交替灌溉与施氮量150 kg/hm2,可有效提高齐穂期高效叶面积指数(4.80~5.32),具有较高的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6.94~7.36 t/hm2),显著提高了有效穗(181.6万~220.9万/hm2)及每穗粒数(180~200粒),从而显著提高产量达到10328.1~12464.1 kg/hm2,为本研究节水减氮增效最佳的处理.
推荐文章
稻麦轮作下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稻田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
稻麦轮作
产量
可溶性有机碳(DOC)
土壤类型
间歇淹水
麦/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与氮肥管理对直播杂交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麦/油-稻轮作
直播杂交稻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稻油轮作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生物炭
玉米秸秆
稻油轮作
田面水
麦-稻轮作秸秆还田水稻机插栽培技术
水稻轮作
秸秆还田
保护性耕种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稻油轮作下油菜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杂交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秸秆还田 灌水方式 施氮量 群体质量 产量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7-26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143.1|S511.048
字数 81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19/j.1001-7216.2019.81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8)
共引文献  (49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1(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水稻
秸秆还田
灌水方式
施氮量
群体质量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稻科学
双月刊
1001-7216
33-1146/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中国水稻研究所内
3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28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