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伦理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主要条件之一,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思想保证.关于黑格尔通过伦理精神,旨在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统一起来以实现和谐社会秩序的构建,是值得借鉴的.但黑格尔局限在精神的抽象活动当中,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和谐社会秩序.马克思把伦理精神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状况的反映,揭示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导致伦理精神衰落的实情,号召无产阶级通过革命运动树立真正的伦理精神,其科学性不证自明.中国共产党提出以社会核心价值观推动伦理精神的愿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三个维度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得到实现.
推荐文章
从“现实的个人”探析马克思对黑格尔个人观的批判与超越
“现实的个人”
黑格尔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
人的本质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伦理的批判与中国方案——构建和谐社会秩序视角的探讨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伦理精神 私有制经济 无产阶级 社会核心价值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193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93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家建 24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伦理精神
私有制经济
无产阶级
社会核心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半年刊
978-7-216-07892-4
16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