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王小妮的短篇小说集《1966年》显示了打开"文革"记忆的另一种方式,即写出"普通人"作为"普通年份"体验的1966年。她的11个短篇像重返历史的隐秘小径,它们以冷静的静观深入时代隐微的深层,辩证地写出了一个动与静、常与变恰如其是的年份,超越了一种"奇观化"的简单书写,完成了对历史经验的真正的诗性转换,在恢复历史与人的可理解性从而真正唤醒历史意识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
推荐文章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莫泊桑
短篇小说
艺术特色
比较分析欧·亨利与余华短篇小说的结尾设置
欧·亨利
余华
短篇小说结尾
文艺共鸣
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评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艺术风格
纯朴
自然主义
民族文学风格
心理分析
诗意的语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返历史的隐秘小径--读王小妮短篇小说集《1966年》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王小妮 《1966年》 “非奇观化” 诗性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28
页数 14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俏梅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21 4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王小妮
《1966年》
“非奇观化”
诗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