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郭沫若的《屈原》等历史剧自问世之初便存在两极阅读与评价问题,左翼右翼的两极阅读与评价后来演变成了中国大陆与海外的内源与外源阅读与评价问题。郭沫若剧作阅读应该减少伪阅读,全面深入地认识其可演性与可读性。此外,要充分认识和肯定郭沫若戏剧创作中的文类选择、融汇及演变问题,以开放的戏剧视野阅读和接受郭沫若的剧作,而不是以某种特定的狭义的剧作体裁观对郭沫若的剧作指三道四。作为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郭沫若的剧作曾被视为“骸骨”之迷恋,后来又被视为“时代的传声筒”,这些偏于否定性的阅读与评价,其实正指出了郭沫若剧作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即剧作家应该如何挖掘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时代精神,或者说如何通过历史的重新书写建构时代文化自信。
推荐文章
住宅设计常见的几个问题
住宅设计
结构
施工
抗震
安全
编写教案几个问题的处理
编写教案
深思熟虑
精心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郭沫若剧作阅读和评价的几个问题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学批评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郭沫若 剧作阅读 诗剧 历史剧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咸立强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37 62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郭沫若
剧作阅读
诗剧
历史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学批评
季刊
2095-9990
10-1314/I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82-346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