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观察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前表面中央和旁中央(相对)高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观察及对比24例近视患者在戴镜前及戴镜后1d、1~2周及1个月角膜地形图;右眼角膜中心及水平、垂直子午线距角膜中心4、3、2、1mm共17点(分别记为:颞4、颞3、颞2、颞1;中心;鼻1、鼻2、鼻3、鼻4;上4、上3、上2、上1;下1、下2、下3、下4)的(相对)高度;戴镜前角膜各点(相对)高度的分布特征及戴镜后各时间点各点(相对)高度的变化趋势.结果 戴镜前角膜前表面水平及垂直方向的(相对)高度分布不对称.且鼻侧高度较颞侧高,上方高度较下方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774,23.839;P=0.000,0.000).各点的(相对)高度在戴镜后1d开始变化,1~2周时变化最大且渐趋稳定.与戴镜前相比,颞侧周边至鼻侧旁中央区均不同程度升高,鼻侧周边高度降低;上方、下方周边高度均下降,其余各点高度均升高.角膜前表面颞3、鼻2,上2、下3点高度升高最为明显.结论 角膜鼻侧周边高度较高,余角膜各点均低;鼻侧较颞侧高,上方较下方高.戴角膜塑形镜后:戴镜后角膜前表面形态渐趋于镜面对称.水平子午线方向除鼻侧周边高度下降外,余各点高度均升高;垂直子午线方向除上、下方周边高度下降外,余各点高度也均有升高.戴镜后1~2周镜片中央定位趋于稳定.戴镜后1~2周为判断镜片中央定位是否合适的最早时间点.镜片塑形区域偏颞侧及下方位,且颞侧偏位比下方偏位更为明显.
推荐文章
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角膜塑形镜
安全性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前表面(相对)高度的变化
来源期刊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角膜(相对)高度 镜片中央定位 镜片偏位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7-592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7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洲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4 23 2.0 4.0
2 李承燕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膜塑形镜
角膜(相对)高度
镜片中央定位
镜片偏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3610
44-1731/R
大16开
广东湛江文明东路2号
198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8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