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掌握三峡库区高水位蓄水及水库试运行期间塌岸情况,在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2008年10月和2012年12月)对三峡库区长江干流进行了2次塌岸调查,分别发现塌岸87处和88处,塌岸长度占干流岸坡总长度的0.62%,主要分布在秭归至巫山段.库区塌岸可归纳为4种单体形态和3种常见组合特征.塌岸发生模式上有独发式和群发式2种,塌岸发展模式有后退式、侧向发展式、邻近新增式和组合式等4种.库区塌岸主要受地层岩性及地形坡度控制,地形坡度30°以上、伸入河流的土质岸坡是塌岸易发区域.调查与分析得出,175米高水位试验性蓄水期间,三峡库区塌岸发育不多,且危害性较小.总体上,库区塌岸形势较为乐观,库岸防护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荐文章
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过程水文泥沙分析
水沙变化
冲淤变化
青岩子河段
涪陵河段
175 m试验性蓄水
三峡工程
三峡库区典型塌岸模式研究
水库塌岸
塌岸模式
演进过程
分布特征
发育条件
三峡库区塌岸预测新方法——岸坡结构法
塌岸
三峡
预测方法
岸坡结构法
山区河谷型水库
三峡工程设计水位175m试验性蓄水运行的相关问题思考
试验性蓄水
设计水位
运行调度
三峡工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库区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塌岸调查分析
来源期刊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塌岸 调查 三峡库区 试验性蓄水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8-353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2.22
字数 6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701.2019.03.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塌岸
调查
三峡库区
试验性蓄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季刊
1007-3701
42-1417/P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69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