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黄河流域区域性差异显著,生态系统环境脆弱敏感,研究植被NPP对其生态环境生产能力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7A3 NPP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数据,采用偏差分析、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马尔科夫转移模型对黄河流域2000-2015年植被NPP的时空格局、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1) 2000-2015年黄河流域植被年NPP均值为228.2 g C/(m2·a),变化范围为179.6~258.1 g C/(m2·a),整体上呈现微小波动增加趋势,植被NPP偏差值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上中下游植被NPP年均值呈明显的梯度分布,即上游<中游<下游,说明中上游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2)黄河流域植被NPP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呈南向北带状递减分布;上中下游植被NPP总量差异显著,其中中上游植被NPP总量约占整个流域的96%,可见中上游对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举足轻重,故加强对中上游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至关重要;流域大部分地区植被NPP以增加为主要趋势.(3)流域植被NPP受气候因素中降雨影响较大,以气候因素强驱动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及华北平原等地区.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及草地转荒漠是黄河流域植被NPP损失的主要方式,可见城市加速扩张以及过度开垦、放牧等人类活动是植被NPP损失的主要驱动力,近几年林地、草地面积有所增加,植被NPP整体上损失程度有所减小,可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已见成效.
推荐文章
2000-2015年拉萨河流域NPP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
净初级生产力(NPP)
时空变化
驱动因子
拉萨河
2000-2015年川西地区植被NPP时空动态及驱动因子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川西地区
时空变化
驱动因子
2000-2015年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趋动因子
秦巴山区
净初级生产力
MOD17A3
Hurst指数
2000-2015年武陵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动态
驱动因子
武陵山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0-2015年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植被NPP 时空变化 气候因子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262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48|F30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恒亮 郑州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 57 458 8.0 20.0
2 赫晓慧 郑州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 59 150 6.0 7.0
3 田智慧 郑州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 51 264 9.0 13.0
4 张丹丹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29 63 5.0 6.0
5 魏海涛 郑州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 4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2)
共引文献  (43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流域
植被NPP
时空变化
气候因子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