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制一种三叶加强型颈椎前路钉板系统(PRUNUS钉板系统)并测试其生物力学特性,通过临床初步应用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12具新鲜山羊颈椎标本,应用高精度数显光栅位移传感器系统,比较PRUNUS钉板系统与Atlantis钉板系统的稳定性、疲劳试验和抗拔出力.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cage或钛网植骨融合、PRUNUS钉板系统或Atlantis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的颈椎疾病患者,通过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颈椎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应用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手术前后脊髓神经损害恢复情况,从而综合评价PRUNUS钉板系统的初步临床疗效.结果 生物力学测试表明:①应用PRUNUS钉板系统固定后的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ROM分别为1.02°±0.13°、1.32°±0.11°、0.96°±0.23°、1.03°±0.19°、1.37°±0.17°、1.05°±0.08°,Atlantis钉板系统固定后的ROM分别为0.99°±0.11°、1.08°±0.23°、0.83°±0.21°、0.82°±0.13°、1.18°±0.43°、1.17°±0.17°,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PRUNUS钉板和Atlantis钉板疲劳寿命分别为6.3×105、6.1×105,疲劳强度分别为512.72 Mpa、502.85Mpa,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PRUNUS钉板系统的最大拔出力为(483.62±39.14)N,Atlantis钉板系统为(396.55±22.79)N,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应用:PRUNUS钉板系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02.8±13.6) min,术中出血量(56.8±14.1) ml;Atlantis钉板系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32.8±15.7) min,术中出血量(76.8±19.1) 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UNUS钉板系统组VAS评分由术前(7.21±0.53)分下降至术后1周时(1.58±0.44)分,术前JOA评分(8.13±1.26)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为(14.71±1.16)分;Atlantis钉板系统组VAS评分由术前(6.94.±1.06)分下降至术后1周时(1.75±0.35)分,术前JOA评分(9.26±1.32)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为(14.96±1.56)分,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UNUS钉板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对颈椎稳定效果佳,尤其适用于颈椎前路术后翻修及骨质疏松患者,其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上颈椎前路固定螺钉拔出力的生物力学研究
上颈椎
螺钉拔出力
生物力学
可动人工颈椎假体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颈椎
次全切除术
融合
非融合
可动颈椎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叶加强型颈椎前路钉板系统的研制以及生物力学研究与初步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治疗效果
年,卷(期) 2019,(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6-150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95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9.2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轶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34 291 7.0 16.0
2 陆向东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19 90 5.0 9.0
3 赵晓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20 107 5.0 10.0
4 齐德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5 7 2.0 2.0
5 王晓楠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7 8 2.0 2.0
6 周润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5 7 2.0 2.0
7 靳元璋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5 7 2.0 2.0
8 杨旭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6 30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治疗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