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市场经济能否自动实现均衡的关键,在于供求失衡之后的经济波动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历史证明,市场经济走向"正反馈"的趋势,乃是资本主义的常态.经济危机的结果,就是通过"暴力去产能"使得失衡的市场供求被强制性地恢复均衡.离开"暴力"和"强制"的经济危机来谈"市场均衡",只能是"伪均衡".晚近以来,虽然"市场均衡"理论已经为很多学者所证伪,但这些证伪工作大多并没有对"市场均衡"的基本逻辑提出反思.在本文中,笔者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的"有购买力的消费不足"理论,对市场经济的"伪均衡"做出批判性的分析.最后,笔者进一步讨论了"矛盾分析"与"均衡分析"的区别: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对矛盾状态的定位不同,还在于二者的逻辑不同.换言之,"矛盾分析"是"辩证逻辑"的展开,而"均衡分析"则局限在"形式逻辑"里面兜圈子.
推荐文章
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作用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社会转型时期
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文关怀精神解读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唯物史观
人文精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市场经济能自动实现均衡吗?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
来源期刊 西部论坛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均衡 均衡分析 矛盾分析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经济与中国经济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8页 分类号 F014.3|F091.9
字数 10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31.2019.02.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均衡
均衡分析
矛盾分析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论坛
双月刊
1674-8131
50-1200/C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78-11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