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郑州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旱作农业起源和稻作农业早期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区域性系统植物考古研究较少,目前全新世中期郑州地区古代农业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仍不清晰.文章在郑州地区选择位于不同地貌部位、不同等级规模的13处裴李岗-仰韶文化遗址进行系统采样,通过植硅体分析和A MS 14C测年,揭示出郑州地区在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中晚期均属于以黍为主的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其形成得益于全新世适宜期暖湿气候下的稻作北传.裴李岗时期,黍粟旱作分布在浅山丘陵区的黄土台塬沟谷地带,稻-旱混作仅存在于冲积平原,农业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地形和水文因素影响;仰韶中晚期,粟和稻的比例显著提高,稻作不再局限于冲积平原和大型聚落,在台塬沟谷和中小聚落也有分布,标志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和作物结构的优化,这意味着农业生产开始打破自然条件限制,为郑州地区农业社会的建立和文明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中国农业环境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农业环境效率
SBM模型
时空特征
空间杜宾模型
延安地区全新世黄土孢粉分析及其植被演化
孢粉分析
花粉植被化模拟技术
延安
全新世
郑州城市热岛时空演变特征
城市热岛效应
热岛强度
MODIS
3S技术
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文化遗址时空演变及其驱动
全新世
文化遗址
时空演变
青藏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新世中期郑州地区古代农业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郑州地区 全新世 植硅体 旱作农业 稻作农业 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硅体研究以及环境考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22
页数 15页 分类号 K878|Q949.71+4.2|P534.63+2
字数 123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19.01.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1)
共引文献  (361)
参考文献  (6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3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8(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5(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6(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4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4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0(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1(3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2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2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7(2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8(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郑州地区
全新世
植硅体
旱作农业
稻作农业
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四纪研究
双月刊
1001-7410
11-2708/P
大16开
北京9825信箱
82-42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1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