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CO2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替代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环境特性和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与传统制冷剂相比, CO2有着十分不同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过程会发生干涸将使其换热能力大幅下降.然而现有的干涸点预测公式都是基于各自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出,由于数据点太少和变量参数范围受限导致关联式的预测结果存在偏差.所以,通过对17篇文献中搜集的4986个实验数据点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质量流率、热通量、饱和温度和管径等影响因素对干涸点的影响趋势,并将数据点按大小压力分别拟合得出了干涸点的预测公式,有90%的数据点偏差小于15%,对干涸点预测,防止传热恶化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CO2流动沸腾换热干涸研究进展
工程热物理
流动沸腾
CO2热物性
换热特性
干涸
CO2管内流动沸腾换热模型评价研究
二氧化碳
流动沸腾
干涸
传热系数
水平微细管内CO2流动沸腾换热特性
二氧化碳
流动沸腾
传热系数
干涸
微细管内 CO2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微细通道
换热系数
热流密度
饱和温度
干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2管内流动沸腾干涸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流动 蒸发 干涸 关联式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75-458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 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0438-1157.201905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忠彦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1 7 1.0 2.0
2 孙大汉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 1 1.0 1.0
3 金旭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3 5 1.0 2.0
4 张俊博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 0 0.0 0.0
5 逯玮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 0 0.0 0.0
6 王晨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碳
流动
蒸发
干涸
关联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