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决定着种群地位和群落演替,由于干旱区的特殊性成为研究生物响应环境变化的热点地区.为探索艾比湖流域荒漠区植物生态位对土壤水盐梯度的响应,在研究水、盐含量和植物生态位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变系数模型,分析了土壤水盐梯度下的群落组成和生态位响应趋势.结果 显示:(1)随土壤水盐梯度的降低,艾比湖流域群落的物种组成呈倒“V”型分布,说明土壤水盐交互作用影响着植被分布和群落类型.(2)高水盐环境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生态位宽度值(Bi)较大,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等Bi较小;中水盐环境下,白刺(Nitraria schoberi和琵琶柴的Bi较大,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甘草和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的Bi较小;低水盐环境下,梭梭、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和琵琶柴等Bi较大,盐节木的Bi较小;说明土壤水盐环境和物种生态学特性是影响Bi的重要因素.(3)物种水平上,Bi较大的种群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Oij)一般较大,但Bi较小的物种间的Oij不一定小(例如:高水盐土壤环境下柽柳和骆驼刺的Oij为1);群落水平上,Bi与Oij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由于资源纬度的相似性增大了低Bi物种间的Oij,并且Bi和Oij由物种向群落尺度转换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冗余.(4)土壤水盐梯度与群落生态幅呈现一种非线性相关特征,高水盐格局对群落Bi有一定的促进效应,而低水盐模式对Bi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表明土壤水盐的协同效应影响着物种在群落的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向正负两极演替的方向.
推荐文章
干旱荒漠区几种云杉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云杉属
抗逆性
保苗率
生长量
生态适应性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植物优先保护级别研究
民勤县
濒临消失风险
优先保护
干旱荒漠区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
干旱荒漠
土壤碳
碳循环
碳淋溶
研究进展
西北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理念与模式
干旱区
荒漠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可持续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旱荒漠区植物生态位对水盐的响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变系数模型 土壤水分和盐分 群落组成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9-291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8011801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光辉 120 1582 21.0 32.0
5 郄亚栋 3 5 1.0 2.0
9 滕德雄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3)
共引文献  (173)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4(2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2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7(10)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系数模型
土壤水分和盐分
群落组成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