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是仅次于黄土高原的严重水土流失区域,土壤中砾石的存在将对整个水文循环产生影响,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砾石覆盖与产流产沙关系等方面,而降雨强度和坡度对不同砾石存在形式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较少.为研究红壤坡面在不同砾石存在形式下侵蚀特征的差异,作者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结合曹娥江上游地区降雨及坡地特点,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无砾石(砾石含量0%)、覆盖5%砾石和嵌套5%砾石红壤坡面的侵蚀过程,比较各坡面降雨产流时间、径流率、产流过程、产沙强度等特征.结果 表明:1)各研究坡面在10°、15°、20°和25°4个坡度的产流时间均表现出随降雨强度增加而缩短,径流总量和次降雨产沙量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2)降雨强度为120 mm/h时,无砾石和覆盖5%砾石坡面在4个坡度的径流率随时间变化过程较接近,而坡度10°嵌套5%砾石坡面的径流率远低于其他3个坡度的.3)各研究坡面在2个降雨强度和4个坡度下,覆盖5%砾石和嵌套5%砾石红壤坡面径流总量、次降雨产沙量均小于无砾石坡面.4)在较小降雨侵蚀力作用下,嵌套于坡面的砾石可以增加地表入渗,阻碍坡面侵蚀;而在较大降雨侵蚀力作用下,由于嵌套砾石坡面裸露土壤相对于覆盖砾石坡面多,从而坡面侵蚀量较高.该研究为非均质土壤坡面水土过程研究、土壤侵蚀预报、坡面水文模型应用等提供基础数据.
推荐文章
坡面松散砾石土侵蚀过程及其特征研究
砾石土
人工降雨
径流量
泥沙含量
红壤表土团聚体粒径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红壤
团聚体粒径
坡面侵蚀
径流
人工模拟降雨
砾石对红壤工程堆积体边坡径流产沙的影响
工程堆积体
砾石质量分数
径流
侵蚀
红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砾石存在形式红壤坡面侵蚀特征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模拟降雨 覆盖砾石 嵌套砾石 径流量 产沙量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157.1
字数 88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3/j.sswc.2019.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蕙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4 16 2.0 4.0
2 卢德宝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3 1 1.0 1.0
3 黄冬菁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2 0 0.0 0.0
4 山成菊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6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0)
共引文献  (373)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2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拟降雨
覆盖砾石
嵌套砾石
径流量
产沙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双月刊
1672-3007
11-4988/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82-71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4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