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定了违约金酌减规则,以百分之三十作为判定违约金是否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并在司法实践中直接作为法官是否支持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判定标准。但应当指出,违约金酌减规则是对合同自由原则的特殊限定,是对意思表示自由的"侵犯",该制度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就面临着巨大的争议。并且随着《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出台以及后续的相应立法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人格权》中确立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由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浓厚的人格属性色彩,百分之三十的判定标准继续适用势必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在阐释违约精神损害的前提下,通过比对中外相关制度,并与国内定金标准、民间借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引入险利相随原则,得出了一些见解,希望能对违约精神损害酌减规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希望能对《人格权》的出台有一定的帮助。
推荐文章
浅析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
赔偿
抚慰金
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则
合同目的
违约精神损害
赔偿
海事精神损害赔偿
海事
精神损害赔偿
范围
主体
数额
分析与研究当今司法领域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司法领域
精神损害赔偿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酌减规则研究
来源期刊 民商法争鸣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金 定金标准 险利相随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31
页数 6页 分类号 D92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尧 四川大学法学院 16 7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金
定金标准
险利相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商法争鸣
半年刊
大32开
成都市双流县川大路二段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