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调查福建霞浦杨家溪榕枫公园和福州森林公园的枫香树叶部病害过程中,分离得到了6形态特征有差异的炭疽菌,并采用形态特征与多基因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形态特征包括菌落性状、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等;系统发育分析包括内转录间隔区(ITS)、β-微管蛋白(TUB2)、肌动蛋白(ACT)、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和几丁质合成酶(CHS-1)5基因.研究明确了这6菌可鉴定为炭疽菌的3种,即胶孢炭疽复合种中的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和热带炭疽菌C.tropicale,以及尖孢炭疽复合种中的松针炭疽菌C.fioriniae.经柯赫氏法则的验证,这3炭疽菌种均可引起枫香炭疽病,但致病力有所不同.这也是C.fructicola、C.tropicale和C.fioriniae引起枫香炭疽病的首次报道.
推荐文章
茶树炭疽病病原鉴定
茶树
炭疽病菌
鉴定
致病性测定
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陕西省核桃炭疽病病原鉴定
核桃炭疽病
胶孢刺盘孢
尖孢刺盘孢复合种
致病性测定
古代稀刺盘孢
土沉香幼苗炭疽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土沉香
炭疽病
病原菌鉴定
核果炭疽菌
兜兰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兜兰
炭疽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筛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福建枫香炭疽病病原的种类鉴定
来源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炭疽病 枫香 种类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病理、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7-2204
页数 8页 分类号 R379
字数 54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9.1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学友 59 716 16.0 25.0
2 胡红莉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4 2 1.0 1.0
3 朱仰艳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 0 0.0 0.0
4 苏锦钰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炭疽病
枫香
种类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作物学报
月刊
1000-2561
46-1019/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0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