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是病理性近视的一大威胁视力的并发症,作为近视性黄斑病变的附加病变之一,其诊断和治疗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最近数十年,治疗的目的已从防止视力的丧失向恢复下降的视力转变.PM-CNV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复杂多因素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有助于其诊断,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检测复杂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用于帮助作出治疗决定.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现已成为PM-CNV的一线治疗,临床实践中多采用3+ PRN或1+PRN方案,两种方案均有效.PM-CNV基线病变大小、病变的位置、黄斑脉络膜厚度、视网膜萎缩的发展和扩大以及发病年龄被认为是PM-CNV的预后因素.
推荐文章
病理性近视的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病理性近视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漆样裂纹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研究
玻璃体腔
康柏西普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效果观察
康柏西普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
玻璃体腔内注射
矫正视力
视网膜厚度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流动力学改变
遗传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和治疗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诊断 治疗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讲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9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5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19.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筱荣 147 707 12.0 19.0
2 柯屹峰 8 33 3.0 5.0
3 张珑俐 3 1 1.0 1.0
4 黑凯文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诊断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