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艺术作为人类思想追求审美的最高体现,反映出入对自身生活筹划的精神表达,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独特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立足人的对象性活动本质力量的主体性阐发艺术创作的合理途径,揭示了一条让艺术创作回归人的现实生活的道路.在以异化劳动为主导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创作迎合资产阶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需求,艺术创作及艺术作品不仅未能反映出入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而且成为可供交换的商品,其艺术审美的人性价值消失殆尽.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体现出艺术创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上的重新自律,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艺术创作的困境与“解困”之路——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文本的探讨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艺术创作 异化劳动 对象性活动 以人民为中心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20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8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必法 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1 4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艺术创作
异化劳动
对象性活动
以人民为中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半年刊
978-7-216-07892-4
16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