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甘薯对外源硒吸收积累,探索甘薯富硒技术,筛选富集硒能力较强、品质优、产量高、农艺性状表现好的品种,为富硒甘薯产业在安康地区推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8个甘薯品种为材料,通过外源施硒,研究不同甘薯品种自然富硒能力的差异。结果:8个品种中块根硒含量由大到小为:苏薯16号 >济薯26 >秦薯8号 >榆薯1号 >烟薯25 >紫薯2号 >秦薯5号 >紫薯3号。茎叶硒含量由大到小为:济薯26 >烟薯25 >苏薯16 >秦薯8 >榆薯1号 >紫薯2号 >秦薯5号 >秦紫3号。从产量上看,以秦薯5号(ck)做对照,位居产量最高的是秦薯8号,3616 kg/667 m2,以此排序为苏薯16 >济薯26 >秦薯5 >烟25 >榆引1号 >秦紫2号 >秦紫3号。
推荐文章
喷施硒、锌肥对不同品种春小麦产量及硒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春小麦
硒、锌肥
喷施
吸收积累特性
青海省
苇状羊茅在安康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观察
苇状羊茅
安康地区
适应性
鲜食甘薯新品种在贵州适应性鉴定
鲜食甘薯
种植表现
产量
贵州
不同玉米品种在攀西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玉米品种
生育时期
性状
产量
攀西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甘薯品种在安康地区的适应性及对硒元素吸收积累的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富硒 甘薯新品种 块根 茎叶硒含量 产量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晓红 11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富硒
甘薯新品种
块根
茎叶硒含量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学
月刊
2164-550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82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