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文学和地理的跨学科视角出发,梳理了空间批评的历史谱系和批判性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域。作者首先追溯地理批评的两大路径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一是20世纪早期以来文化地理学提出的空间理论,二是主导后殖民研究、世界文学研究和全球化研究的跨国批评传统。继而主张新兴的批判性文学地理学叠合了上述两种理论视野,从而超越了关于文学再现空间的传统研究,能够更深入地反思文本、空间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还勾勒了批判性文学地理学的四大关键问题,并呼吁推进一种"在地"思考,以丰富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历史主义与唯物主义立场。
推荐文章
中国植被地理学:从传统植被地理学到功能植被地理学
植被地理学
中国植被
气候变化
人类干扰
功能植被地理学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高中地理
批判性思维
培养
策略
地理学习中地图之我见
地理地图学习
重要性
识图能力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
不完全竞争
报酬递增
外部性
新经济地理学
传统经济地理学
集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批判性文学地理学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批判性文学地理学 空间理论 跨国地理 空间/地点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1
页数 17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1 0 0.0 0.0
2 王冬青(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批判性文学地理学
空间理论
跨国地理
空间/地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